改變進口酒類市場現狀勢待必行
21世紀的中國,人民生活水平隨之明顯的提高,進口紅酒變身“健康”、“高檔”、“情調”甚至“奢侈品”的代品詞,成為我們這個酒類消費大國的新寵。然而,市場上的進口紅酒林林總總,價格動輒成百上千,究竟孰優孰劣?面對進口紅酒,消費者很難區分品質高下,也很難分辨真偽,那些想投身紅酒市場賺錢的紅酒代理 加盟商 專賣店的投資者們,一定要看清市場的亂象再做選擇。國內紅酒行業亂象橫生具體的原因有一下三個方面。
虛假品牌,質量參差,以次充好
目前,大多數“進口”紅酒都在玩打擦邊球的游戲。“引進葡萄酒原漿,在國內保稅區灌裝,拿出來還可以說是原裝進口的。隨便貼牌銷售,擾亂市場。
有的葡萄酒標注的是國外原瓶進口,實際是原酒汁從國外進口,在國內灌裝、分裝,這些酒質量難以保證。進口、灌裝酒大致分兩種,一是葡萄原汁,一是進口葡萄漿。前者運到國內,廠家直接分裝成成品。后者按口感加水和色素等調配勾兌。我國雖規定葡萄酒是以新鮮葡萄或葡萄汁為原料,經全部或部分發酵釀制而成,酒精度≥7.0%(Vol)的發酵酒,但未明確規定葡萄或葡萄汁用何種比例勾兌,這很難保證灌裝酒百分百是葡萄汁或葡萄漿。質量難以保障。
酒廠來的原汁灌裝后,可以貼上酒標,打好包裝,冒充高端產品銷售這更是很普遍的現象,侵害消費者,侵害行業。
面對當前亂象橫生的紅酒行業,選擇優質紅酒成為一門高級技術活。為滿足市場需求,有效規范內酒類市場的管理,合理降低酒類運營商的經營成本,改善酒類市場不正當競爭所產生的混亂現狀,有助于酒類產業鏈的健康持續發展,引導中國進口酒類市場合法規范運營,中國商務部支持成立了海偉酒類交易市場。
海偉酒類交易市場于2009年8月在天津港保稅區成立,在2010年相繼完成汕頭、青島、寧波、海口等保稅區域市場的布局。該市場以先行先試的創新模式,改變國際貿易交易點,將保稅貿易、自由貿易和傳統一般貿易融為一體,全國保稅區域連鎖經營,全國各區(縣)設立一家直銷中心,國際酒類產品合法通關后,直接配送到直銷中心銷售給消費者,從產品流通環節從源頭上直接控制了酒類產品的安全性、合法性,同時使進口酒類產品市場價格理性回歸,保障了酒類食品安全和價格真實,從根本上遏制走私、造假、惡性競爭等現象,確保國家稅收不流失、食品安全得到保障,對國內進口酒類市場合法化、規范化、標準化運營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
下面是相應新媒體報道處。
華北新聞網
http://www.thehuabei.com/v-1-17370.aspx
BIZ商界
http://www.thebiz.cn/v-1-17880.aspx
中國商業期刊網
http://www.cbmag.cn/news/66881.html
一 線聚焦
http://www.fzjdv.com//qushi/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