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為什么需要葡萄酒,需要什么樣的葡萄酒
酒是餐桌上的常客,也是每個家庭都要消費的飲品。中國酒文化自古以來博大精深。中國白酒享譽世界,作為中國人喜歡白酒再平常不過了。然而中國文明的酒文化,延伸出一種新的文化叫做餐桌文化。敬酒、勸酒、拼酒。我想大多數男性都體驗過體會過,也深受其苦過。輕的,頭暈目眩,言語不清、詞不達意,鬧出笑話;中度的頭昏腦脹,狂嘔不止,不省人事;最嚴重的酒精中度送醫就診。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有過這種環境的體驗。
因為白酒酒精度普遍高,且中國餐桌文化的盛行,造成了這一現狀。應酬多,赴宴多,小聚多,家里的老婆最長說的一句話,就是:“少喝點啊?!卑拙茙砹硕嗌贀摹<由现袊漠a酒地多不勝數,經營者參差不齊,多少假酒、次酒傷害著國人的身體。
然而隨著70后80后成為社會的主力中堅,他們也相對父輩受教育程度更高。對于身體的健康意識更強。所以作為堿性的健康飲料—葡萄酒,逐漸受到中國市場的歡迎。
在上世紀90年代一些葡萄酒經營者像是文化宗教的傳道士一樣把葡萄酒正式引入中國。當時受到主流社會以及高端群體的一致追捧喜愛。但是面對中國市場龐大的人口基數來講。這就只是滄海一粟而已。截止到2000年以后一直到2010年這些年葡萄酒行業一直在中層收入者以上流通消費。然而國民的文化程度普及率越來越高,對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越來越追逐的時候。各個國家酒商都看好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酒商們嘗試各種方式進入中國,總代理,代銷,渠道銷售,自己建立分銷點,但是更多的國外酒莊酒商選擇和中國的總代理公司合作。作為供貨商生存。中國總代理為了快速分解自己的倉儲資金壓力,從而找下一級省代理,省代理再找市代理,區代理,終端。這樣一個過程下來,酒品運送時間長保存條件不一樣造成原始品質的破壞,甚至就完全壞掉。另一方面每一層都要加利潤,造成酒品原始價值與價格背離。
這樣的行為阻礙了葡萄酒在中國的發展,老百姓消費葡萄酒時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證。
然而更多的是一些不法分子,為了增加利潤,減少消耗,造假勾兌,灌裝貼標,走私,以次充好。這些行為深深的影響了葡萄酒的推廣發展,更深層次的傷害了消費者。這就是傳統貿易的弊端,同時也是一個行業發展所遇到的再正常不過的過程,挫折,一個小震蕩而已。
在2011年后到2014年之間中國紅酒經營者因為走政府采購,或者暴利銷售,甚至以次充好等經營的商家們,可以說是此起彼伏。倒下去的一批不適合市場發展而淘汰,新進來的一批看好市場而存在。我們不禁會問:葡萄酒行業最蕭條的時刻來了嗎?進入寒冬了嗎?回答是否定的,雖然整個行業不景氣,但海關的進口數據顯示,每年葡萄酒的進口量也就是報關量不論是金額,還是數量都在平穩增長。
在這個市場份額還沒有真正被誰占領過的時間里,一家公司叫做海偉酒類交易市場,于2009年誕生了,海偉是一個進口酒類交易的實體平臺,為國外酒莊和國內直銷中心搭建了一個交易的平臺。為國際酒品進入中國零售終端建立了最便捷,最快速的渠道。海偉以區縣為單位邀請加入直銷中心會員,通過平臺不限制數量,沒有銷售任務的與國外酒莊直接交易。海偉負責通關、倉儲、配送、運營等統一管理,建立品牌。長期發展。
海偉酒品都是酒莊原瓶進口第一時間到保稅區恒溫恒濕倉庫,對酒品的來源,品質有絕對的保證。最直接的合作方式造就了高性價比,高品質的酒品。海偉選擇酒品是以市場評判來實行優勝劣汰的,從起初的2000多種酒品里面精選出100種左右各個品種類型符合市場的酒品所以和海偉合作無疑是讓投資者最放心,最輕松的一種經營模式。
海偉酒類,始終踐行“讓中國人喝不到假酒”的使命,提供合法、安全、優質的真酒,這才是中國老百姓真正需要的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