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葡萄酒業者談未來中國市場發展戰略
智利葡萄酒在中國市場的知名度日漸提高,躋身中國三大葡萄酒進口來源國,智利葡萄酒業者對市場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有人稱“每次中國旅行都值得”。
“在飛機上飛行的每公里都值得”
網站“America Retail”報道,塞巴斯蒂安·曼圖拉娜(Sebastian Maturana)與兄弟何塞·伊格納西奧(José Ignacio)共同創辦了家族企業馬圖拉納酒莊(Maturana Winery)。他表示,每次前往中國都在路上花費近1天半的時間,而且旅程結束后,還需要時間恢復精力。去年,他一共前往中國4次,但他確信,在飛機上飛行的每公里都值得。
馬圖拉納酒莊5年前開始向中國出口葡萄酒,如今已成為他們的主要出口市場。雖然出口時間并不長,但塞巴斯蒂安看到了重要變化。他說:“中國消費者求知欲強,他們想知道更多的信息,他們知道如何區分品質,我相信他們很快會在葡萄酒知識方面超越我們。”
數據顯示,智利去年向中國出口3.45億美元的葡萄酒,共1.94億升,雖然對中國市場而言,這個數字并不突出,但對智利來說,是很大的出口量。此外,中國是最具潛力的葡萄酒市場,隨著人均收入的增加和飲食習慣的西化,消費量會繼續增長,這是一個好消息。
“智利業者并未準確把握增長的意義”
不過,并非一切都很完美。根據全球貿易數據庫(Global Trade Atlas)的數據,去年2月,澳大利亞瓶裝葡萄酒對華出口均價高達每升8.33美元,遠高于平均水平(6.94美元),而智利對華出口價僅為每升4.99美元。
瑞克·葉(Rick Ye)是智利永恒酒莊(Vina Eternidad)的莊主,雖然他們在智利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卻是對華出口的重要參與者。他認為,自從中智兩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后,智利葡萄酒對華出口量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但智利業者并未準確把握增長的意義,影響了平均出口價格。
葉表示:“為達到每年15%的出口增幅,(智利)酒莊貿易經理降低選擇出口價格。”而其他葡萄酒競爭者,如澳大利亞,則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可以創造長期價值的是佳釀葡萄酒”
智利冰川酒莊(Vina Ventisquero)貿易經理胡安·伊格納西奧·祖尼加(Juan Ignacio Zuniga)解釋,自2012年起,澳大利亞葡萄酒業者開始以推行瓶裝佳釀葡萄酒為重點的戰略,“努力樹立高品質葡萄酒形象”。
智利圣麗塔酒莊(Vina Santa Rita)負責亞洲出口的馬蒂亞斯·埃斯特索(Matias Esteso)補充,除了定位高端品牌,如奔富(Penfolds),澳大利亞還借助地理優勢讓中國消費者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
智利伊拉蘇酒莊(Vina Errazuriz)負責人愛德華多·查威克(Eduardo Chadwick)認為,智利也應該采取類似措施,建議通過市場營銷來集中推廣智利佳釀葡萄酒。
查威克表示:“中國是馬克西米諾(Don Maximiano)、賽妮婭(Sena)和查威克(Vinedo Chadwick)的主要出口市場,每箱售價超過500美元,但智利整體出口均價較低,因為大部分酒莊沒有做品牌工作。其他國家,如法國和澳大利亞知道,可以長期創造價值的是佳釀葡萄酒。”